出品/聯商專欄
撰文/方湖
商業外擺是做什么?用通俗點一句話來說就是“煙火氣”。
疫情之后,商業蕭條、人氣不足、商家經營處于困境之中,很多地方政府為繁榮經濟和商業,出臺促進商業政策,提倡做夜經濟市集和餐飲外擺,讓城市回歸煙火氣。
沿街餐廳外的幾張桌子,是城市鮮活的印記,也是商業靈動的招牌,既增加與消費者的互動性,提供一種放松、休閑的體驗,也給路人更好即視感和參與感。外擺帶回城市“煙火氣”,給疫情中的餐飲業信心。
01
商業外擺與廟會集市
中國商業外擺的由來可能與民間的廟會有關。
廟會是把寺廟的節日變成了地方性的節日,把宗教的節日變成了世俗的節日。廟會也是一種綜合性民俗活動,關系到宗教信仰、商業民俗、文藝娛樂、地方特產等諸多方面。廟會,是集市貿易形式之一,我們祖先安排神佛的”生日“,做祈禱吉慶之外,更是為了便于開展貿易活動。
廟會期間,土產品和手工藝品展示交易,臨時的飯館、酒館林立,滿足廟會趕集的娛樂休閑只用。
簡單來說,從地攤經濟、沿街為市,逐步發展到今天的購物中心,而外擺是購物中心正規店鋪的延伸和點綴。
02
多樣化商業外擺,增強社交屬性
購物中心的發展,從之前整齊劃一、標準復制到今天個性差異、萬紫千紅,經歷了從規模增長到紅海競爭,從標準模仿到個性創新,不管是建筑設計、空間規劃、商業空間與自然空間交互,還是業態規劃、品牌落位、店鋪設計,以及店鋪與內外部空間互動,都是在不斷演化進步和人性化創新的。
今天主要講一下,一個更加不起眼,卻越來越被重視的小場景,就是商業外擺。
一、沿街外擺
購物中心首層的沿街鋪位通常與室外聯通,設置外擺具有獨特優勢。也可能出現在具備條件的購物中心天臺層。沿街外擺,多以餐飲為主,外擺不僅提供更多就餐餐位,給消費者提供更具特色的戶外空間。既可以展示餐飲靜經營內容,又可以吸引外部消費者。這種展示,特別適合陽光明媚氣候,可以做成花園場景。
這是深圳萬象天地新開的奈雪的茶,原本有點冷清的街區,奈雪的茶到來之后這里就變得熱鬧起來。人氣茶飲和沿街外擺,里里外外都坐滿了人,此刻此處聚集著濃濃的商業氣息。
二、中庭和內場外擺
商業空間內場,根據業態和品牌需求設置多樣外擺,延展店鋪空間,增加曝光率和可視效果,形成店鋪空間和公共空間的關聯與互動。
重慶光環公園西西弗書店外擺:
高顏值書店、靜靜的書香與咖啡豆香氣,臺階和外擺桌椅上動態的人,將美好時光凝固起來,形成特別優美的畫面。
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,光環公園把縱跨七層48米高的植物園搬進購物中心,打造一個巨大的開放空間。結合綠植水系打造綠化休憩空間,并將商鋪置于其中,顧客可以在隨時購物和休憩模式之間切換,減少傳統商業被圍困式壓迫感,將購物中心打造成為一個休閑觀光式購物公園。這不是簡單的商業外擺,而是顛覆式的商業創新。
三、主題街區外擺
在購物中心內部,設置有不同主題的街區,街區組合以店鋪和多樣外擺集市組合,形成客流聚集和消費體驗互動,拉動街區人氣。
2021年開業瑞虹天地·太陽宮,在業態創新上大做文章,其中推出了“最美空中村落”FOODIE SOCIAL和火爆魔都的CityMart城市集市·江湖。
FOODIE SOCIAL南里市集:
在1500平米大跨度大空間里,以太陽村主題概念,打造最美空中村落,實現在山野與城市之間,對自然珍味與生活態度的聯結。在充滿陽光、綠色、自然的環境中,客人能享受農場到餐桌的美食樂趣。
室內近1500㎡的綠植空間,喬木林立、灌木叢生、植被覆蓋,融合室內水景、親水瀑布與步道階梯,仿佛置身植物園,自由呼吸著清新空氣。
Foodie Social南里食集,則營造出法式chic的感覺。在三層挑高空間里,打造出了一個“迷你村莊”,呈現出以中庭大劇場前的主題集市和舞臺為中心的開放街市。
CityMart城市集市:
除了超逼真的上海弄堂場景,還有超多老字號和特色小吃,舌尖上的懷舊之旅原地開啟。
四、屋頂天臺外擺
屋頂開放空間,最近幾年被逐步重視起來,被開發出來打造成為開放式的獨特休閑空間,因為屋頂具有視野開闊、無層高限制等特點,可以增加商業差異化體驗。
橋北萬象匯:
橋北萬象匯位置較弱、體量較小,本是容易消費者忽視的項目。他們的設計團隊做了很多大膽的創新。其中一個點,就是與緊鄰的長江大橋產生關聯,形成記憶和互動。
在5層,原有建筑南側立面被打開并抬升為10米高的挑空空間。雄偉的長江大橋,與跨樓層的恢弘空間,歷史景點與現代商業的對比沖擊之美,形成極具記憶點的畫面,是大橋觀賞點和也是項目的亮點。
屋頂機電設備被集中布置后,6層的屋頂空間得以釋放為令人心曠神怡的屋頂花園。對外免費開放屋頂花園,更是家庭青睞的親子樂園。
拾階而上,行至7層,迎來了建筑的最高點。立面朝向長江大橋的一面完全打開,成為長江大橋最佳觀景臺,與名勝景點形成互動。以全新視角致敬歷史,延續對南京城市的熱愛。
04
商業外擺的價值幾何?
一、商業外擺定義:
是商業街或購物中心,在不影響消費安全、交通通行、建筑物采光通風、市容面貌等情況下,在店鋪經營紅線以外設置外擺區位,以增加經營氛圍。
二、商業外擺作用:
增加營業空間、增加互動氛圍、增加消費人氣。
1、店鋪延伸,點綴商業氛圍。
2、擴展面積,增加營業收入。
3、聯動公區,增加社交屬性。
三、哪些品類比較適合外擺
◆ 咖啡輕餐類
如咖啡店,店外搭篷、或木質欄桿配上各類綠植,獨特的搭配,立馬烘托出商店的氣質,令消費者印象深刻,進店消費。
▲豆庫
◆ 餐飲店鋪
為什么餐廳喜歡做外擺呢?我想大概是煙火氣吧。
對于商家來說,人們坐在外面會顯得熱鬧,人情味比較濃,也好展示自家招牌,多一個外擺空間方便招攬人氣,擴展經營空間,增加營收。
▲相遇的外擺
◆ 主題市集
在商業下半場,越來越多商業,在建筑空間的硬件組合和消費內容的軟件組合上,不斷探索創新。主題市集成為集合差異化消費內容和主題場景的復合體,成為各大商業探索創新的實驗地。
▲瑞虹天地·太陽宮Foodie Social南里食集
05
什么是好的商業外擺
如何衡量一個商業外擺的好壞,我大致總結有五點:
一、點睛之筆:給商場整體氛圍是加分項,或能夠烘托氣氛,或成為點睛之筆。
二、穿針引線:對商場空間與店鋪的關系,起到承上啟下和穿針引線的作用。
三、聚集人氣:能夠促進人氣,展現生活的煙火氣,更加接地氣。
四、擴展收入:增加營業面積,擴張營業空間和增加營業收入。
五、升華IP:通過制造IP概念和故事情節,融入主題集市,打造商業生態差異化競爭力。
結束語
總而言之,商業外擺,是看起不起眼的小場景,其實可大可小。大如主題集市、天臺花園,小似幾把座椅,可以做成更美好的空間場景;其實也可高可低,高如IP主題空間和如The Ring植物園超級空間場景,或低似簡易幾個道具,做好了就可能形成消費記憶點,給商場帶來全新消費體驗。
商業外擺,現在被越來越多開發商重視,不惜巨資設計和投入,在于其接近消費者、易接觸、有煙火氣,可能更關鍵是消費流量入口。在疫情當下,消費預期收縮和經營壓力加劇的當下,我們試圖通過商業外擺,讓冷清的商業回歸煙火氣。
- 該帖于 2022/4/22 9:31:00 被修改過